月明花满楼11
相处多年,花满楼对代真的性子摸透几分,知道她对官府莫名的信服,那种信服不是自身弱小所以下意识寻找权威依靠,而是她发自内心的认可官府,认为官府值得尊敬。
花满楼这些年陪着陆小凤办过几件小案,在江湖有些名声,他自认见过的江湖人不少,那些人哪个不是躲着官府?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敢轻易入公门。
代真对官府的这种认同感,花满楼将其归因于她的来处,也许她曾经遇到过好官,所以移情到官府。
“对了,你要我留下这腰牌,可有甚么用处?”花满楼摩挲着腰牌,辨认其上刻着的纹路,一面刻着“青衣楼”三个字,一面刻着些奇怪的花纹,像是凶兽。
“虽然上官姑娘说这是青衣楼的腰牌,可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个‘青衣楼’,尚且无法断定……”
代真接过腰牌,笑道,“我拿来玩玩,是不是真的不重要。”
她之所以对青衣楼这么敏感,是因为武德司里关于这个机构的消息少的可怜,除了知道这是个杀手机构号称有一百零八楼外,余下的一无所知。
这两年中,由魏三暗中统领,武德司建立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在江南逐渐经营起情报网。
有皇帝私下的扶持,武德司将基地设立在驿站中,借着皇帝整顿江南驿道的东风,他们直接将一座已经废弃的驿站重启,驿站内的官吏全部是武德司嫡系,且个个都有官方的身份。
那一年江南各地的驿站中,人员流动极大,内部不断整顿,有些驿站废弃,有些驿站重启,等到这阵东风过去,谁也没注意到这个平常的驿站。
随着皇帝的动作,有些人还是摸到些蛛丝马迹,知道了皇帝手中有一个秘密组织,那个组织叫武德司。
武德司由于其本身职能就是为皇帝监视江南,所以代真很重视情报,她设立了密档制度,内部成员每日都要记录情报,每月一汇报,本部人员会将这些情报重新分类记录在册,倘若是有价值的情报,便会下达搜集令。
江湖中有名有姓的门派机构是他们搜集情报的重中之重,峨眉、武当、少林这些名门大派自不必说,类似青衣楼这样的杀手组织更是密切关注。
代真在得知青衣楼是个杀手组织时,心中就有一个计划,借助六扇门及本地驻军全歼青衣楼。她不能忍受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违法组织在这片土地上耀武扬威。
她也不是全然不通世故,无缘无故的,六扇门和驻军怎么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天高皇帝远,即使皇帝下了圣旨要求这两个部门配合她行动,对方也不一定要听她一个黄毛丫头的话。
所以她想了个办法,用青衣楼多年积攒的财宝诱惑,六扇门先不提,驻军应该会很感兴趣,毕竟他们要养活那么多人,钱财当然是多多益善。
入夜后,代真去了武德司,她将那块青衣楼的腰牌交给魏三,让他拓印下来,“这么一块腰牌,用处其实不大,应该只是青衣楼底层的成员持有,不过用来钓鱼还有几分价值。”
魏三将腰牌放在烛火下,睁着眼睛仔细察看,“您是说那个崔一洞?这么容易的就显露人前,恐怕也不是什么大人物,钓他出来也没什么价值啊。”
代真想到易容的上官飞燕,追着她的花刀太岁崔一洞,和这块“青衣楼”腰牌。一切结合起来,怎么透着一股子阴谋的味道。
“我们这里有崔一洞的情报么?”代真问道。
魏三道,“有,这个人身上有案底,是外县流窜来的,我们的人曾经装作目击人员去县衙报案,却被赶了出来……”
事实上他们不止一次地报过案,武德司步入正轨到现在,发现的背着人命的通缉犯有三十人之多,他们没有抓捕讯问之权,便把这些人的踪迹通报给县衙,结果这些人现在都逍遥法外。
官府不作为,代真便下令日后不必再报与府衙,到底要考虑到武德司的隐蔽性。
只是每次听到这种通缉犯逍遥在外的消息,代真心中都会涌现一种无力感,这个时代的府衙防卫薄弱,想要关押几个普通人是很容易的,对上那些精通武艺的江湖人就不够看了。
这些通缉犯不服管教,武艺高强,大部分背着命案,要判死刑,死刑犯就不必要求他们遵纪守法慷慨赴死了……总之,这些人在外是大麻烦,抓起来麻烦也少不了。
魏三看代真低落的样子,有些犹豫是否将新入档的情报汇报给她,没成想代真主动问起,他只能吞吞吐吐道,“姑娘,你听了这个,可不要生气啊……”
代真就知道没什么好消息了,她淡淡道,“气不气的,我自己也管不了,但你该说的还是说吧,也许早晚要气一气。”
魏三仍然不敢说话,半晌,他叹了口气,盯着代真的脸,缓缓开口,“我们收到一份关于‘熊姥姥’的情报,她月圆之夜卖毒栗子,一连毒死六人……”
代真已不是对世事无奈的低落了,她是悲愤,这个“熊姥姥”的出现再一次提醒她,纵然她想在这片土地上重温千年后的美梦,但世道的残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这不是个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