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与君语 >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2 / 2)

第二日一早,君谦便带着众人去了营地。

朝廷里的人万万想不到,荒漠般的土地里养着一支数千人的队伍。

他们大多都是中年人,只有很少是年轻的面孔。

此时见到君谦,士气更是瞬间高涨起来。

君谦垂了垂眼睫,压下眼底翻涌着的情绪。

一番鼓舞士气的话说出之后,士兵高呼着口号,士气更显得高涨。

跟着君谦从京城赶回来的众人,眼里隐隐含着泪。

他们在这儿待不久,君谦虽说是留了一天出来,但细细算来,他们今晚便应该出发。

君谦站在高处,看着振奋的人群,勾唇笑了笑之后,转身离开营地。

他骑着马,踏着风沙,来到不远处的寺庙。

寺庙正是君谦十年前被遣来的那一座,寺庙地方大,却没什么人,显得很是空旷。

香火也不如京城的寺庙,君谦踏进寺庙里。

他也算是在这里长大的,君谦跪在佛像前,端正有虔诚的上了一炷香。

诚心诚意的请了愿,君谦才从蒲团上起身。

君谦站起来后,略带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不是从来不愿拜吗?还是贫僧记错了人?”

君谦回过头,对穿着袈裟的人笑了笑,“大师没记错,我说过的,佛祖不渡我。”

被称为大师的人淡淡的一笑,“佛渡世间,今所求为何?”

君谦却没直接回答,只是又勾了勾唇,“天上之佛不必渡我,渡我之人自在人间。”

大师不见生气,神色仍是淡漠的,“那施主又为何而来?”

君谦愣了一下,低垂着眼帘,“愿渡我之人无可渡。”

大师一愣,随后竟是笑出声来,“渡人方渡己,怎会无可渡。渡人之人所渡在何处,施主当真是不知?”

“世间万物有来处,自然有归处。归位了,才堪堪算得上无可渡。”

君谦一怔,随后恭敬的向大师拱了手。

未曾在说些什么,君谦转身出了寺庙。

大师看着君谦点燃的那支香,合手念了句,“阿弥陀佛。”

护国寺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君谦回去的一路上,脑海里仍是浮现着护国寺大师说的话。

林与闲自是渡他之人,他愿林与闲无所渡,可却未曾想到,林与闲的所渡,也许就是他自己。

更是已经死了的自己。

君谦驾着马,风吹的眼底成了模糊的一片。

等到了地方,天色渐晚,一群人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不论君谦心里是什么想法,在面对着他们时都不能表露分毫。

一群人比来时的斗志还要高涨,精神抖擞的不行。

“出发!”君谦一声令下,马蹄声紧压着他的话尾响起。

京城里已经进入了胶着的倒计时,距离不枉所说的日子,仅有短短几日,前线却不见有消息传出来。

正在众人到了情绪爆发的临界点时,终于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

半路杀出的翟家军,强硬的闯入百姓的耳朵里。

大胡子的俘虏接二连三的被带到京城里,百姓的心便被抚平了些。

当林与闲像个局外人一般时,看着目前真正发展的不可控的一切,好似一张巨大的网正在慢慢收拢。

而他和门外隔开的百姓,甚至是眼前的朝廷,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踏进网里。

林与闲轻轻出了口气,天上的星是亮的,但他们的曙光不知会等到什么时候。

接连几天被送来的俘虏,皆是数的上号的蛮夷首领。

百姓振奋的不行,少有的质疑声也掩在高呼的胜利之后。

君雩手上捏着碧云从宫外探得的消息,脸上泛起激动的红。

她和碧云对视了一眼,眼中的情绪清晰明了。

她们都敏锐的察觉到,十年的等候,如今终于到了时候。

江府中。江清忆看着坐在他对面不紧不慢喝着茶的李妨年,心里焦躁的不行。

他几次三番的劝导李妨年和李尚书拉开关系,但李妨年却不以为然。

江清忆不相信李妨年会察觉不到京城的异动,所以江清忆看着不以为意的李妨年,更是急的厉害。

“清忆,你说的李尚书是我父亲。莫说无凭据,即便是有什么。这样的关系也是割舍不下的。”李妨年对着江清忆柔声道。

江清忆自然知道其中的关系,他还欲开口再劝,便被李妨年打断。

“清忆,以后就不陪你喝茶了。”李妨年张了张唇,最终对着江清忆开口道。

江清忆睁大了眼,正想开口追问,还未来得及开口,眼前就只剩下李妨年即便带着浅笑也看的出忧伤的面孔。

江清忆下意识的想要强撑着摆脱突如其来的困意,但最终还是无果。

李妨年扶着昏迷的江清忆,脸上带着有些苦涩的笑。

他附在江清忆耳边轻声说了些话,随后俯身将江清忆横抱起来,小心的将江清忆放到床上。

李妨年站在床边静静的看了一会儿,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到自己心上。

这是第九日,距离不枉说出的十日之期,仅仅剩下一个晚上。

第十日,很快便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