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9(1 / 2)

47-49

见他一脸茫然,文氏拉着他在屋里转了一圈,而后细细分说了如今这屋里各件摆设的意义——

半帘喻意桃花朵朵开,床头再放一枝桃花,也是象征着姻缘好事,屋里这些粉里粉气的物品,也均是招桃花的。

这整体来说算是一个桃花阵。

她还求了一张姻缘符,如今已经压到了苏平的枕头底下。

“本来大师说这符放在身上最好,可我一想你这每日忙里忙外的,还不如压到枕头”

苏平抽抽嘴角。

“屋里这些东西都是您从小龙庙买回来的?”

文氏点头,“大师说了,要想效果好,填阵之物自然得要开过光的。”

苏平点头。

这肯定是不便宜的啊!

文氏见他没有异意,便拉着他坐下来,好言好语道:“我知道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喜欢被父母逼着,可你也知道,你年纪不小了,弟弟都要当爹了,总不能让你这个哥哥依旧单着吧,所以呀,娘这次过来就是为了你的事张罗来的,你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你那媳妇便是未来咱们苏家的当家主母,所以,这点事情可是半点马虎不得。”

“先前我在京都给你瞧的,你都没什么意思,这次娘觉得咱们可以就近瞧瞧。”

苏平刚要问怎么个就近瞧法?

难不成,他还得公开在黄杨县招亲不成?

岂知,文氏微微一笑道:“我从京都来之前,就给与我交好的几个姐妹去了信,她们家的闺女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估摸着这几日也都快到了。”

苏平惊:“来这儿?相亲?”

好家伙,他已经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他娘怎么就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他一直以为文氏把陶玉如带来是想着搓合他们俩,如今看来陶玉如根本不在侯选人里头。

见文氏与苏平说话。

黄娘子早早就拉着黄大个去隔壁聊了,母子两人也是好些日子没见了,可偏巧他们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与孙知府他们撞上日子了。

这才使得,虽说来了两日了,可仔细看看孩子还是头一朝。

那边文氏拉着苏平看了又看,这边黄娘子也差不到哪里去,拉着黄大个日渐粗糙的手,黄娘子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我听人说黄杨县贫穷,日子不好过,当时就不想让你随着公子过来,可你爹偏说让你出来长长见识,将来你是要给公子当总管的,如今看来……”

黄娘子眼泪啪啪地往下掉。

黄大个却没心没肺地挥着胳膊摆起了姿势,乐哈哈道:“娘,您没瞧着我长得结实了吗?不瞒您说,这里虽说没京都繁华,也没家里吃得好住得好,可这里自由自在的……”

黄大个嘴巴不停,将黄杨县从头到尾夸了个遍。

总之,他感觉不让他读书,这日子都是香甜的。

黄娘子气得捶了他两下,“行了行了,知道你不爱读书,可你现在不读书可不行了,公子让你当个师爷,哪有师爷什么都不会的。”

黄大个道:“这您可以放心,我和公子每日睡前都会看书的。”

嗯,苏平看的是状元笔记,他看的是话本、异事。

黄娘子笑道:“你有上进心便好。”

“对了,你年纪也不小了,太太这次过来是给公子相看的,我这次过来呀,也是给你相看的,到时候你与公子一前一后成亲,你跟着公子,你媳妇跟着少奶奶……”

黄大个:“……”

所以,他也逃不过被逼婚的命运?

黄大个其实对于娶媳妇也没什么抵触,只不过一直没碰到合适的。

黄娘子拉着儿子小声道:“我瞧着陶有表姑娘就不错,她虽是太太的远亲,可打小在家里长大,也读过几年书,琴棋书画太太都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她……”

黄大个越听这话越不对味儿。

咽了下口水,不可思议道:“娘,您是说让我娶陶姑娘?”

黄大个嗓子本来就大,这一激动更是阵得黄娘子耳膜嗡嗡直响,下意识地就捂住了他的嘴,“你小声点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怎么就给囔了起来?”

黄大个也自知失言,可还是转不过这个弯来。

他一直以为陶玉如是给苏平安排的。

这会儿却——

黄大个稳了稳心神,尽量压低了声道:“娘,咱别闹了行不行,您难道不知道公子打小就喜欢陶姑娘?”

黄娘子自然知道这个。

她还知道,陶玉如喜欢傅广林。

也正因为这事,苏平的命差点没了,就算是苏平再喜欢她,文氏也不会让她进门,可陶玉如又是文氏的远亲,叫她一声表姑。

文氏就琢磨着给她找个婆家。

文氏和黄娘子在家里寻摸了好些日子,也没想好将陶玉如许人哪家,其实先前倒有两家不错的,都是与苏家有生意往来的,日子虽不如苏家,但肯定也差不了。

再加上苏家这一层关系,陶玉如嫁过去,自然风风光光,舒舒服服的,可她就是哭着喊着不嫁,后来文氏没办法,便将她给带到黄杨县来了。

黄娘子这一路上与陶玉如结伴,起先是打心底里瞧不上这姑娘的。

因为在苏家下人的眼里,私下都传她心高气傲,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一心想攀高枝,结果这下子好了吧,哪个也没抓住。

私下里大家都瞧她笑话,就凭她现在的年纪,过两年也只能给人当填房。

可这一路上,黄娘子发现这姑娘话虽不多,却异常细心,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女红也特别好,黄娘子年轻的时候女红做得多了,这两年眼神不好使。

给黄大个做的鞋子,衣裳之类的有时候走线不太行,便是陶玉如主动帮忙的。

两人这一路吃住都在一起,一个来月来,黄娘子算是把这小姑娘摸透了。

这孩子心细细腻,性格敏感,但却是个好孩子,手脚勤快又特别善良,她与傅广林当时那一段,也是因为傅广林与她境遇一样,都是借居在苏家的。

是以两人话头就多了些,否则她若真的嫌贫爱富,想攀高枝,为啥不与苏康攀着,在苏家这三个孩子当中。

苏康才貌双全不说,背后还有偌大的苏家。

她偏偏想要嫁给只中了秀才,还在别人家打秋风的傅广林?

想通了这一点,黄娘子对陶玉如越发的上心起来,这一看呀真是越看越喜欢,便动了让她嫁给黄大个的心思。

黄娘子说完,拉着儿子笑嘻嘻道:“你别这副样子,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玉如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姑娘。”

黄大个面无表情地呵呵了两声。

他猛然想起,苏平先前说过的一件事——大概,可能他娘被陶玉如下降头了。

黄娘子极力给黄大个推销陶玉如。

文氏那边已将把自己好闺妹家的孩子的画像给拿了出来。

举许是上次寄给苏平的,苏平回信时随口说了一句,画得太笼统,实在看不出长相如何。

这次文氏特意找人画了彩色的,旁边还配上了肤色如何,身高几许,体重多少。

苏平翻了两遍,一共有三位姑娘,有兴城的,有隶城的,还有一位是距离黄杨县挺近的寻城的。

饶是再近也得走个五六天。

苏平道:“娘,您让他们这么过来,万一全碰到一起,您怎么给人解释?”

文氏笑呵呵道:“我与你这三位姨姨都说好了,只当是带着孩子来游山玩水的,不过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这些好姐妹也好些没见过了,如今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联络联络感情,你们几个小辈能看对眼,那自然是好事,若没相中的,也没什么不好的,你别有心理负担,只当我们是借着这个机会来玩儿的。”

苏平就知道,他娘不做无用功。

将画像收好放进文氏的小盒子里,文氏笑道:“瞧着如何?”

苏平道:“说实话这画像与上次的也没多大区别。”

文氏:“……”

“对了,娘您把我的画像给别人瞧过没?”

文氏点头。

苏平一琢磨,秒懂,怪不得文氏放弃了京都的大好闺秀,估摸是人家瞧过他的画像之后,直接给拒绝了。

毕竟在他娘的印象里,他是身高180,体重200的正方形。

就算是人家姑娘不颜控,光他这大体格子,也不似如今流行的读书人那种文质彬彬,气质超然的翩翩公子。

嗯,与苏康和傅广林一比,他简直是个另类。

不过现在苏平瘦了不少,虽不如两位弟弟仙气飘飘,但好在身材已经能凑合拿得出手了。

苏平胡思乱想之时,外头响起了黄家母子的说话声。

黄娘子道:“娘给你说的,你可要好好想想,娘今日也给你求了个签,那可是上好的姻缘签,说是今年咱们家要双喜临门……”

哪双喜?

娶媳妇、生孩子。

黄大个苦着脸,双手合什道:“娘,求您呢,别乱搓合成不成!”

两人说话间就进了门。

文氏这边也与苏平聊得差不多了,她也不急着回京,来时就计划好了,与好姐妹们在黄杨县会合之后,一起坐船去南边玩上一段时间。

然而,这话她没跟苏平说,打算小伙伴们来了,给他一个惊喜。

送走了各自的母上大人。

黄大个一边关门,一边苦哈哈道:“大人,你猜我娘给我介绍谁?”

苏平头也不擡道:“陶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