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花六的妹妹花七比林骁小一岁,她的手却比习武的林骁还要粗糙,家中的一切都是她在打理,房屋内外,田地,且得做些手工活添补家用。
她说她想攒些钱粮给兄长买好的布甲好的兵刃,让兄长在战场上能威风地杀敌,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
但当林骁敲响她家屋门的那一刻,她的愿想落空了。
花七平静地接过其兄花六的遗物——一根木簪子。这是林骁离开军营前,悄悄来找她的秦之荣所予的物什,据说是花六拜托秦之荣做的,给他小妹的生辰礼。
在花七珍惜地收好木簪子后,林骁将三成次军功换来的粮符交给她,她犹疑几息收下了。
或许是答谢,又或许是心有苦闷,花七给林骁倒了碗水,拿了些现成的吃食,如闲谈般讲了他们一家的事,以及自打兄长被征走后她独自一人的日子。
平静的语气,平凡的艰苦。
和干阳大多数支离破碎的家一样,她的父亲与五个兄长死于战场,她的母亲与姐姐死于难产,她的姐夫改做了寡妇的男人,她的小外甥或外甥女没有她幸运,又比她幸运。
林骁听得心里难受,想帮她,她清楚再有战事必会轮到花七上战场,女子上战场又无人照应无疑是羊入虎口。她想她可以试着引荐一下,如果花七能当火头兵,兴许能到虎翼军来。
然而花七拒绝了,她说:“我厌恶战争。我宁愿走上和母亲姐姐一样的路,或是就此死去,也不想像父兄一样被埋葬在污浊的黄沙下,与不知是谁的残肢断骨作伴。我想死在家乡,埋进家乡的土地。”
林骁叹气,闭了闭眼。
再睁开眼,眼前的降暑茶冒着连绵不绝的热气,太热了。
林骁抹了把汗,把李子三两口吃完,而后起身戴好斗笠继续赶路。
荛林,还有多远啊?
拖着步子走了两三时辰,林骁整个人都要被酷暑闷熟了,急需一块阴凉地,奈何必须耐心地排队进城。
根据舆图,此处应该是距离荛林最近的城池——曲中县,位居干阳西南边。荛林算是边境林子,南临又宽又长的界江,界江彼岸是南月国,西边尽头是一处高耸的绝壁,绝壁之后是璟国。
璟国,林骁了解一点,据说从逐鹿元年至今璟国从未主动侵略过他国,其余八国争端不休,璟国好似世外桃源一般遗世独立,十分吸引人,干阳就有不少百姓想迁移到璟国去,可惜绝壁难攀,平地关卡守卫森严,璟国的美好如同镜花水月,看得到摸不着。
南月,林骁不太了解,这些年干阳的对头只有兴,北和南月因为与干阳不是隔山就是隔江,轻易动不了彼此,唯有兴肆无忌惮地和干阳博弈。
诚然,与干阳接壤又方便进军的除了兴之外还有兴国东南边的罗曲,但罗曲重商,无利不往,干阳和兴敌对于罗曲而言如同鹬蚌相争,它不掺和,最后许能成为渔翁,一旦掺和进去,那就是被搅和进泥潭的虾,没准争到最后一齐被暗中的渔翁给捞走。
以上多为与覃桑闲聊时得知。
覃桑且猜到干阳会与北结盟,理由有三:
一是曹仑将军与铜狼最后双双留手,没有赶尽杀绝。
铜狼手下留情的缘由无法确定,曹仑将军这边肯定掺杂了谋算。不杀敌将是为了给北留个情面,不至于因为寻杜一战闹得不死不休,同时也是给北一个交好的暗示。
二是他与林骁提过的兴与北之间的“交换”。
如果说此交换尚未达成,交换即为北要寻杜,兴要北帮忙拖住干阳,那么当北退出寻杜争夺战时,这个交换就无用了,北却损失了很多兵马,怎么看都很吃亏,北又不是什么大度的国,它报复不了隔山的干阳,还报复不了平地的兴吗?
在兴兵被虎锋拖在寻杜与凌云关时报复兴总能撕下一块肉来,何况干阳战时的表现很像和兴联手坑北,北没理由不报复兴,除非交换已经达成。
换宝物,换人质,换城池,皆可。因为交换,北忍着没有发作,可怀疑种子已种下,北单方面与兴结仇,又不想和兴鹬蚌相争让干阳或他国得利,那么摆在北面前的只有一条既能报复兴又能保证得利的路——与兴的死敌干阳合盟灭兴。
三是干阳与北被山林与坚关隔开,相当于相距甚远、互不相干,而兴是两国好进攻的近邻,远交近攻才是上策。
结果覃桑猜中了,让林骁很佩服,当然她最佩服的是赵谨,毕竟这一切是赵谨布的局,她从一开始就看穿了兴的目的,北的入局,料定了干阳与北的合盟结局。
想起赵谨,林骁摸了摸放在衣囊里的毛笔,她挺思念她,尤其是在这闷热的季夏。
忽的,从背后吹来一阵凉风,林骁瞬间打起精神,若有所感地扭头一看,隔着七八个人,有一戴着斗笠,身形纤细,似乎比林骁高一点点,让前后的人不敢靠近的姑娘,如果她没猜错的话……
双足立即迈开,比反应还快,林骁几乎是冲到那姑娘跟前,得了一个冷淡的眼神。
真是赵谨!
林骁惊喜万分,星眸灿灿,刚想说话就被赵谨横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