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第103章

罗生斧挑起一边眉,略微诧异地看向她。

不负他望,赵谨的话并未说完,“恐怕正如你所言”之后的半句是——

“又不尽如你所言。”

罗生斧扯扯嘴角,懒懒抱拳道一句:“请赐教。”

赵谨淡淡看了他一眼,不答反问:“拒客关之后有何城池要地?”

比较了解兴国舆图的卫忠臣答:“迎秋县,是个丰粮县,良田肥地,人口众多,乃粮产不足的北国必争之地。”

其话音刚落,在场人除邓之行外相继了悟。林骁几乎是紧随几位军师后明白了敌人的阴险。

在镰刀林埋伏虎翼军的不只是那些真正从戎的兴征兵,还有被拉来充人数的迎秋县百姓,他们杀了很多兴国的平民百姓……

林骁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袁逸安和陈氏兄弟亦情绪低糜。

气氛愈加凝沉时,罗生斧砸吧两下嘴,疏懒的语气深埋着愤怒:“真够狠,兴国想征兵又怕百姓怯懦不肯出人,出了人又怕他们拿不稳刀剑,就想了这么个鬼主意,让迎秋县适龄儿郎死在合盟军之手,等北国占领迎秋县,不管做不做打杀抢烧的事,只要有一心报仇者逃出城即可宣扬北国人的‘恶行’,让兴国其他城池的百姓惊惧愤恨,以此逼迫他们拿上武器在前冲锋,保卫家国。啧,保卫家国,保的到底是家国还是高座之上的王和他欲壑难填的野心?”

他嗤笑自语:“平民对于那高高在上的王而言不过器具,战争不过满足其野心的手段,我等也不过是被‘王上’随意摆弄的棋子。”

其所言虽偏激,但很难不让人心生认同,起码林骁心里是认同的。倒不是说兴国不该抵御干阳与北的入侵,而是兴国不该拿平民百姓的命当这场战争的祭品。她且难免埋怨所谓的王,这天下因分裂而乱世不休,倘若各国的王能多为百姓着想,不执着权力不放,能够摒弃兵戈,让天下大同归一,择选仁德明主,何至于九国混战,民不聊生。

他们又何至于侵略他国,手染无辜百姓的鲜血……

“诸位莫想太多,先打起精神打赢这场仗才是正事。”卫忠臣劝道,亦是阻止罗生斧继续借机贬损武阳王。

他与赵谨是这营帐中面色最如常的人,表面上看着像是冷心冷血,实际上林骁知道赵谨不是冷漠,而是看事比旁人通透,以及把控大局者需要时刻保持冷静与清醒,不会也不能轻易陷于悲喜当中。林骁既敬佩她,又心疼她无时无刻不能放松心神。

至于卫忠臣,他许是见惯了牺牲,毕竟是得杀伐之主武阳王信任的谋士。

“嘁,护主狗。”罗生斧低骂一句。

卫忠臣笑笑,不甚在意,语气一如既往随和有礼。

“在下不才,只能窥得诸位心中迷惘三分,若诸位不嫌弃,可略听在下愚见,能驱除迷惘一二甚好,不能,诸位就当在下随意唠叨,权当缓和气氛。”

林骁竖起耳朵仔细听。

“在下跟随王上多年,既见得王上仁爱贤明的一面,又见得王上凶狠残暴的一面,尤其王上好征战,这份残暴时常现于在下眼前,在下亦曾迷惘彷徨,到底习谋略、算人事,帮主君夺他国领土所为何求?初心自然是为了结束这乱世,让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可正是在下之谋让干阳百姓苦于征战疲于农,让他国百姓遭遇战火失住所,在下无疑罪孽深重,也越来越抓不住初心。

王上看出在下心有郁结,以及对战事的抵触,却并不出言宽慰,更不为自身开脱,王上只说了一句话‘分珏逐鹿以前没有九国’,好似一句废话,却点醒了在下。

天下本为一,因珏王昏庸无道与九王野心无边而分裂,非因百姓祖先不一、肤貌显异、言语不通而分裂,恰是相反,天原人有同一祖先,肤貌大差不差,便是北国人也不像从天原以外之地捡来的,言语更是自古相通。

换句话说,这天下百姓皆是同胞,只是被人以私心分国教化,让兄弟姊妹互不相认互不相容,才只能以残暴的武力强行去掉异国的束缚,让天下重归于一。”

“先生所言不无道理。”赵谨浅笑一下,省了一番口舌。

林骁不自觉微微颔首,她的迷障在于“侵略”之举,在于无意间杀了无辜,卫忠臣一番话便是将王私定的国与民分离,现在的“九国”本是“一国”,他们攻打另外八国不是侵略外土,而是凭借武力强行让分裂的九块国土重新合一,他们会与同胞厮杀,会杀了无辜,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而是敌人——那私心深重的王在施行诡计,在强迫他们为王的野心相斗相杀,不管是否无辜都被强行扯进这杀戮漩涡。

他们的确有杀戮之罪,然更大更多的罪名在王的身上,尽管推卸过错很卑劣,但这确实让她感觉心里舒坦许多。

第二日一早,阿塔部落与费其部落皆派不少人来到虎翼军营盘。

林骁昨夜没睡,在赵谨营帐门口打坐一夜,防着宵小潜入营地,自然更多的是她想给赵谨守夜。是以当两个部落的人远远的还未到时,她就已经通过感气知道了。

“赵谨,他们来了。”

话音刚落,营帐帘子被掀开,披着御寒墨袍的赵谨款步而出。她应是刚醒不久,一双桃花目微微低垂,尚未盛满冰霜,林骁甚至能从中瞧见几许不易见的茫然,连她目下那颗小巧泪痣都比往日更添几许温柔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