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济民县,倒是巧了,赵谨推测的袁逸安与秦茂会面之地就是盛产美酒的济民县。
赵谨想,既然桃花县这条路已有暴露的可能,敌人必是猜到她会借商的门路进峻阳,眼下又巧合救下济民县县令之女,且算算日子,济民县那边的变故差不多已结束,秦茂不会在那里多逗留,她们若跟在他们后面,无疑是灯下黑,官道也比旁的商路要好走,加上有济民县县令打通门路,给闺秀爷爷送贺礼的名头,属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她的其他选择与这个选择相比着实不够看。
但也正因如此,这个选择反而像是陷阱,除了济民县这个地方实在让人敏感以外,这个选择最关键之处在于巧合,她们得巧合救下大家闺秀魏娴才能有这个选择,可巧合真的是巧合吗?
首先,敌人肯定清楚她们想进入峻阳不是靠商贾就是靠官吏,平民身份闯不过秦茂与陆白氏族的封锁,也难以接触到聂无难。
靠商贾,桃花县不是必选之路,却是能够造假路引的可选县之一,敌人可以广撒网,看哪个商贾身上的蛊出现异样,就能大致知晓她们的行踪,进而确定她们许会走的几条路,提前设伏。敌人还会做另一手准备,即她们发现蛊,不动声色地与中蛊者分开,另找商队,怎么找?要么再去一个县雇镖碰运气,要么通过机遇来找商队,比如从山匪手中救下惨遭劫道的商人,商人为表谢意送她们去峻阳。
靠官吏,她们可以走太子旧部的门路,或者机缘巧合救下官吏或其亲人,由此得到一些帮助。
倘若敌方人手充足,哪条路都能设伏守株待兔。
其次,魏小姐并不是受宠的千金小姐,尽管有九个丫鬟为保她而被山匪欺辱,还有一个为护她而死,魏娴的衣物用度且俱是上佳,山匪也不敢对魏娴下手,但魏娴的神情语气中带着畏怯与卑微,这是最大的破绽,畏怯可以说是被山匪吓的,卑微却是从她骨子里透出来的。
真正受宠的千金小姐会与冯兰婧相似,对恩人是感激客气寻求合作的态度,而不是上来就哭啼示弱讨好乞求恩人帮她,恩人既救了她就有帮忙的意思,若不想帮怎么求都没用,根本无须这般卑微讨好,顶多许利诱之。魏娴之所以这样,应是出于习惯,她在家中恐怕只有讨好别人才能更好地过活。
此外,丫鬟们未必多忠心,在赵谨与林骁接近魏娴时没有一个丫鬟不自觉地挪动脚步,把魏娴挡在身后,反倒低眉顺眼无动于衷,丝毫不怕她们对魏娴不利。就算是恩人,也不一定没有半分恶意,这些丫鬟若真心护主起码要替主子保留一二分戒心。护主者当有护主的习惯。
最后,魏娴被抓进这匪窝未免蹊跷。现今峻阳的形势如何,魏娴在峻阳做官的爷爷怎会不清楚,他既清楚,济民县县令又怎会不知情,都知情还敢在这时候筹备生辰的事,是愁武阳王清醒或新王上位找不到可儆猴稳定朝野的鸡,特地送上在干阳王权动荡时欢庆生辰的把柄?
退一步来讲哪怕可以过生辰,需要受宠的千金小姐亲自前往与济民县相距甚远的桃花县选生辰礼,为何不给受宠的千金多请几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就派个懦夫与贪生怕死的家丁陪同,是生怕受宠千金无法被欺软怕硬的山匪掳走吗?
基于以上,赵谨基本断定济民县存在陷阱。不过她打算将计就计,去“见一见”济民县县令,毕竟被看破的阴谋算不上阴谋,而是可以利用的机会。
前提是常之仲没有亲至,他要是亲至会极其麻烦。
于是赵谨问了魏娴一个问题:“你离家前,可有贵客拜访你家?”
魏娴怔了一下,面露疑惑,老实回答:“有,一位公子来拜访我爹。”
“可记得是何样貌?”
魏娴回忆一会儿,描述道:“容貌平凡,身形魁梧,有一双吊梢眼,眉间有一颗红痣。”
“身形可古怪?”
“不怪……”她微微红了脸,小声道,“我不小心落水了,是他把我救上来的,筋肉很扎实。”
魏娴没有说谎,此人应不是常氏三公子之一,常氏三公子皆为清瘦书生,依东馗愚探查到的消息,他们可没有弃文从武,不会有魁梧身形,但此人十之八.九与常之仲关系匪浅,没准易.容过。赵谨不禁想起曲佑,很难说像假曲佑这样的人常之仲安排了多少。
“那位公子是何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