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月打下右郡,兵力几乎无损,粮草还通过抢劫敌人而损耗不大,虽让右郡四周土地焦黑无比,但瑕不掩瑜,堪称完美一战。此消息一经流传,盟国纷纷派出使臣到峻阳祝贺干阳大胜,并明里暗里旁敲侧击问这一战出谋划策者是谁。
武阳王乐呵呵地吐出一个人名“郭不百”。
郭不百是谁?虎翼军新晋军师。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人刚正不阿,神机妙算,战前除细作郭嫌,避免军情泄露,战中占天时,避免火计不成,战后谦虚不慕名利,愤愤言之“非我之计”,实乃吾辈之楷模。
就连虎翼军中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传言,别有用心者且踏破了郭不百的营帐,是真的踏破,据说是从前与郭嫌交好的谋士和兵卒一窝蜂地去向郭不百示好,结果互相推搡间把郭不百的营帐撞塌了,幸好郭不百当时去找将军说理,断然拒绝这捡来的声名,否则以他的身板,八成是要命丧于营帐。
当然,郭不百的请求被无情驳回,将军懒得解释,把他扔给东馗愚,东馗愚问了三个问题,郭不百就不再抗拒这平白得来的声名了。
那三问是:你可忠君爱国?你可贪生怕死?你可想名副其实,青史留名?
郭不百此人有一股子独属文士的清高与坚韧,傲而不蠢,东馗愚一提点,他便懂了,虎翼军不仰仗他的慧才,因为与其他四位军师相比,他如敝履,然虎翼军不会舍弃他,因为他有比出谋划策更有用的价值,他这个忠君爱国,不贪生怕死,有施展抱负青史留名之心的人是真正出谋划策者最好的挡箭牌,亦是愚弄敌人的利器。
而他既可以得到好名声,又可以得到四位老师的教导。仅仅是一点性命垂危的风险,对一身傲骨不畏生死的郭不百而言又算得上什么呢?
《干阳名士集》称:郭不百,德才兼备,不世出之才,逐鹿二十六年二月晋为虎翼军师,一生为干阳鞠躬尽瘁,出谋划策,始终未尝一败。
大部分人眼中,郭不百乃此战获胜之关键,一时间风头无两,为了赞誉他,也或许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阴险目的,不少人将他与虎翼军其他军师作比,将赵谨等人贬得一文不值,尤其是身为女子的赵谨,更是被不明真相者轻蔑鄙夷,这些人大抵是郭嫌肚中蛔虫,不然怎会与已死的郭嫌那么臭味相投。
气得林骁在吃饭时都咬牙切齿,差点没把舌头咬破。
坐在她对面的赵谨悄无声息轻叹,说:“有何可气,不过一群聒噪的棋子,被利用而不自知的愚鲁之辈、乌合之众,你指望他们平白生慧填颅中空旷,不如指望黄泉逆流、金乌东降。”
闻言,林骁眨了眨眼,后知后觉地体会到此话中趣味,笑出声,而后呛到,侧过头咳嗽不止。
赵谨眉心微蹙,放下碗筷,起身行至她身边,拍打她的后背,等林骁不再咳嗽,便若无其事地收回手,往座位去,不出所料被某人抓住手腕,她止步。
“坐我腿上吃饭,好不好?”
脸尚且胀红,气尚未喘匀,居然迫不及待提出无理要求。
赵谨眼神冷冽,耳根却发红,她果断吐出二字“不好”,并屈指弹了下林骁的额头。
林骁配合地后仰一下头,顺从地放开她的手腕,故作委屈地摸了摸额头,倒没有失望,吃完饭再求抱也是一样的。
“饭后,我须往将军营帐议事。”
一桶冷水泼下,大猫猫整只虎都蔫了,唉声叹气、悲痛委屈的模样像是丢了老婆。
赵谨无语,不想理她。
她倒好,把碗筷归置到一旁,趴在桌子上嘟囔:“我是不招人稀罕的小老虎,怎么办,小老虎没人稀罕会死掉的,有没有仙子能来亲小老虎一下,救救可怜的小老虎吧,呜呜。”
此二声呜最为灵动,再敷衍几分即可多得一个白眼。
对于林骁图穷匕见的撒娇行径,赵谨视而不见,她可太清楚搭理某人的后果,某人必顺杆往上爬,不得寸进尺一下不罢休。
撒娇许久没人搭理,林骁撇嘴坐好,安安分分地吃完了饭,只有在吃老婆饭的时候高兴一些,其余时刻一脸颓丧。
直至赵谨披上斗篷将离开营帐,安分的林骁终于不再安分,从背后一把将她抱住,将头埋在她颈边狂嗅,那清冽的似雪中幽兰之香涌入鼻腔,让林骁沉醉不已。
赵谨白皙的肌肤被一缕霞光照拂,尽管帐外早已昏黑,她抿着唇,眼睫低垂,掩盖眸中荡漾的粼粼清辉,伸出手,揪住林骁的耳朵,一拧。林骁呼吸一滞,总算是不再作痒她的脖颈。
可赵谨没有放心,在林骁擡起头时,放过她的耳朵,转而迅速地掐住她的脸颊,手心与她的嘴唇将挨未挨。
这只愈加放肆大胆的大猫猫果不其然侧过脸欲亲她,被她的手阻了也不老实,干脆抓住她的手,虔诚地亲她的手心。
一阵酥麻……赵谨耳朵通红,状似怒不可遏,狠狠踩了林骁一脚。
林骁灿烂一笑,根本不知道痛,不过见好就收,放开了赵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