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1 / 2)

第188章

暴雨是昨夜停的。昨夜虎翼军大部分人回了营盘,唯有维苏丽雅带着亲兵在群寨前阵游走,将敌人的地道情况尽数摸清,并在麻纸上画了地道图,为了避免敌人贼心不死想法子继续利用地道,维苏丽雅打算把地道的连通处尽数填堵,正好箭塔碎石多,可以用石头封住地道,顺便在石头之上扎营,把敌军兵寨全部隔开,分兵逐一击破。

虎锋军和飞腾军皆配合维苏丽雅,在暴雨停息,重立斗门后,他们连夜填地道建营,期间兴兵不是没有探查,但或许是昨日一天士气被打击到低谷,加上东方慈的命令传递不过来,没有一个兵寨,不,南侧中兵寨蠢蠢欲动,又不知为何放弃了,颇是令人失望,聂修侃军巡逻一晚,未碰到一个勇士,连群寨主阵都极为沉寂。

事实上,在《逐鹿史·丰州百将传》中有所记述,东方慈不是不想应对,起码不能眼睁睁放任敌军大摇大摆在主阵前建了两座营寨,直接将前阵与主阵分割,奈何他身边有另外三个大氏族安插的眼线,将地道之计被水攻破解,东方慈派出解前阵兵寨之困的兵马损伤大半这两个消息秘密传至后方。

在攻讦政敌这方面反应极为迅速的三大氏族立即联手向兴王施压,兴王迫于无奈委派副将辅佐东方慈,说是辅佐,实际是专门掣肘东方慈,使之寸步难行。

这被委以重任的副将就在第三道铜墙,很快便抵达群寨主阵,彼时暴雨刚停,东方慈想趁机再派兵马连通前阵所有兵寨县城一起把敌人驱逐,却被副将以士气低糜,兵力损失过大为由劝阻。而后干阳与北建营寨,东方慈本欲下令出兵干扰,阻止敌人,否则无异于把前阵拱手让人,结果副将又说,群寨本就是为拖延五国进攻脚步,耗费五国粮草兵力,不值得费力施救,更不值得损耗兴国现在本就缺少的兵马,即使有县城与小氏族也一样。

有过无功的东方慈表面压抑怒火勉强答应,心中正冷静谋划如何不引人怀疑地暗杀副将。在与副将分开后,派亲信走秘密通道送信,此乃一条不与前阵之网相接,免于遭到水攻的地道,这条地道绕了很大一个弯,连通最近的一个县城。他的目的很简单,让县城出兵作表率,亦是给其他兵寨信号,让他们放弃保守策略,出兵进攻,只要能打通一条路线,就能有运粮通道。

此乃没办法的办法,阎济暗中定下地道之计,那群蠢猪不论知不知情都在大力拖后腿,为了不让敌军占领兵寨后得便宜,每个兵寨只有一个月的存粮,一旦地道损毁,地上通路被封,兵寨十之八.九会重蹈右郡覆辙,到时敌人连攻寨都不须,兵寨内大多出身乡野临时征招的非素练之兵就能把兵寨摧毁。

前阵兵寨尽毁,他这主帅岂能得好?如今单单一时失利,后方就能派一个指手画脚的来作妨碍,要是前阵被攻克,三大氏族还不得把东方氏族祖坟给掘了?到时他东方慈怕是以死谢罪都来不及。

唯一的破局之策是把敌人打回去,前阵兵寨丢了没关系,县城和主阵还在便仍有翻盘余地,就怕县城全部投降。

所谓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东方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干阳与北动作会这般快,亦想不到内部的蛭虫会那般毒。

在暴雨期间,以卫忠臣为首,数名从武阳王身边调入军中的军师分为两拨,拜访前阵县城之主——兴国小氏族。

兴国小氏族十二,从属四大氏族,每个小氏族都掌控着至少两个五千户县,这西面群寨的六个五千户县即属于三个原本从属东方氏族的小氏族。之所以说是“原本”,是因为在凤尾西南被他国占领后,百里、司徒、公羊三大氏族觉察兴国即将迎来终末,皆找了后路,又为了获取有份量的投名状,暗中联合意图适当为五国卖力。

卖力自需要有所选择的卖力,雪中送炭强于锦上添花,但他国不是傻子,刻意雪中送炭纯属找死行径,而锦上添花无法得到他国重视,唯有适时相助,主动为五国扫除一些障碍才是上策,比如愚忠兴国的东方氏族,比如铜墙阎济。

于是三大氏族明面上打压东方氏族和阎济,暗地里招揽从属东方的小氏族,他们可太清楚小氏族利聚而来利尽而散的本质。

小氏族倒没有迅速倒戈,而是一直在观望战况,见边郡轻而易举被五国攻破,吓破了胆子才背主忘恩。

能背一次主,自可背第二次,三大氏族没有将后路告知小氏族,只说投靠了他们,小氏族性命无忧,财富与权势就不一定了。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小氏族不是蚊子,最差也是家猪,富得流油,三大氏族哪里会不垂涎。

正因他们贪心不足,小氏族对于敌国使者的到来才并无排斥,仅是把姿态摆高,意图多讨好处,最好能保全地位与财富。

卫忠臣等使者得了赵谨的授意,根本不与小氏族委婉,直言相告:“最先投降者优待,能保全地位与一半财富,次投降者须在三之一财富与有所降低的地位中择其一,最后投降者只能保全性命。如有特别的价值,愿配合干阳行事,能凭功劳换回地位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