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等荆行和季福回到家的时候,闵母已经从左右邻居这边知道了这件事。
闵母长吁短叹了一番,最后很为季福高兴,当初她听到有人说“季福就他名字那个‘福’一样,是个有福气的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
这些年过去,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当初,荆行在县里买下这个房子,闵母想着孩子在县里赚钱养家,两人成婚后,季福是该和荆行一起到县里来,这样还可以照顾好荆行,儿子身边有个人知暖知冷,日子只会过的更舒心。
但是当村里人都知道荆行买了县里房子后,不少羡慕的村里人就到她这边来恭喜她——“这前半辈子受苦受累,后半辈子就是享福”、“你是不是也要跟着儿子到县城里享福去?”、“现在荆行是村里唯一出息的孩子了,又在县城里卖了房子,这武校一开,你这日子真的是让人羡慕的了”像这类话,很多。
大家都认为荆行会带着闵母一起到县城里去。
所以当知道闵母要在村里开始养兔子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在背地说她傻了,本该是享福的日子,竟然还要自己找活做,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做什么?!
也有人觉得荆行后面发达,想抛下他娘自己过吃香喝辣的好日子去。
村里大部分都觉得是后者,老话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这闵妇人肯定是被荆行给嫌弃,还说荆行被季福哄的不要闵母了。
甚至启娘子在那个时候都来问了一嘴,在当时,这不得不让闵母多想。
闵母甚至下意识顺着这些话去想是不是季福跟荆行说的,对于那个时间点,一个没有嫁进门的哥儿,另一个是自己亲生儿子,闵母自然是怀疑季福。
闵母是个可怜的女人,成亲没有多久就跑了丈夫,自己从一个瘦弱的女孩不知不觉就长成在之前她自己看到都会忍不住皱眉的凶悍母老虎,这些年虽然她对儿子的照顾少,但怎么说都把他给拉扯大了,现在孩子长大成家了,就要把她给抛下了。
这让本就心思敏感的女人多心起来。
但这件事又不好挑明。
在一次谈及县里房子要再修改的时候,闵母坐在小板凳上一边摘者菜一边好似无意问道:“你和季福成亲后去县里,你可要记得带着季福多回来看我。”
荆行好笑,“怎么说的像是隔着十万八千里似的,这几步路的事,不过我后面回忙起来,可能没有时间,到时候娘要是想我们了就来县里看我们,多住些日子。”
闵母也笑了起来,“要是等到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就这么几步路都要你娘的老命。”
荆行点头,“所以我觉得现在那个房子算是可以,娘要是不想养兔子了,就来跟我们住一起,这样也方便我和福儿照顾你。”
闵母听到这句话,盘旋在心里的那些话都消失了。
她儿子是把她算在里面的。
荆行看了一眼闵母,笑着继续道:“福儿那边也是这么想的,当初我跟他说到时候要跟着我一起去县城里,福儿便说要带着你一起去生活。这世上你就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到时候我不放心,他也会不放心。”
荆行其实还是更向往小夫夫两人的独居日子,但也想过和闵母住在一起的日子,要是住在一起就要避免一些婆媳矛盾。
上辈子他就是一个人生活,当时也没有什么心思谈恋爱结婚,但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凡事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彼此都要互相磨合,更别说三个人了,那问题只会多不会少。
荆行知道,季福这边知道。
闵母也知道,就连荆行有时候做事情都会遭她说道几句。
谁都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
荆行和季福成婚后,荆行带着季福特意跟闵母住了些日子,相互熟悉一番后才带着季福到县里去。
季福乖巧懂事,闵母也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再加上荆行这个聪明人在,这矛盾还真的没有出现过,那就正正应了那媒婆到季家说媒时的话——“问题还没有来就被解决了,肯定是最幸福美满的一对。”
——
晚上闵母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季福喜欢的。
闵母一边给季福夹菜一边笑着说道:“这个好消息我明儿回去就跟亲家他们说!你们俩都忙,但也要注意休息,福儿也是好久没有回去看看了。”
荆行把季福夹到碗里的红烧豆腐吃了,“我这边倒是快忙完了,主要看福儿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