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向前一步,目光紧紧锁定在沙盘上燕国的区域,抬手缓缓指向一条蜿蜒于山脉与河流之间的路线,说道:
“君上,末将以为,从饶安东北方向出发,经无棣,越过马颊水,而后直逼燕境的阳乐,此路线较为稳妥。
从地势上看,马颊水虽为天然屏障,但在秋季水位较低,我军可趁此时机迅速渡河。过了马颊水,便是一片开阔平原,利于我军骑兵驰骋,发挥突击优势。
而且,阳乐城作为燕国东南方的重要城池,若能一举拿下,既能切断燕国部分南北联系,又可作为我军后续进攻的前沿据点。
不过,此路线也并非毫无风险。燕国必定会在阳乐周边布置重兵防御,尤其是在要道之处可能设有大量拒马、陷坑等障碍。所以,我军需兵分三路。
先锋部队由五千精锐步兵组成,配备强弩手,负责在前开道,清除障碍,试探敌军防御虚实。一旦遭遇敌军主力,便以强弩压制,缓缓后撤,引诱敌军追击。
中军则是我军主力,两万步兵与一万骑兵混合编队。待先锋部队与敌军接战,且敌军追击之时,中军迅速从两翼包抄,截断敌军退路,形成合围之势。
而后军,由三万步兵组成,携带大量攻城器械与粮草辎重,一是确保前线补给不断,二是若阳乐久攻不下,后军可迅速投入攻城作战,以强大的兵力优势逐步消耗敌军。”
景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赏之色,拍了拍程广的肩膀,说道:“程广,此计划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甚合我意。倘若我命你为主将,统领大军进攻燕国,以你之见,需耗时多久方能拿下燕国都城?最终我军又将承受多大损失?你且细细估算一番。”
程广神色一凛,目光再次落在沙盘上燕国都城蓟的位置,沉思片刻后,向前一步,抱拳说道:“君上,若一切如计划推进,顺利的话,半年之内或可兵临燕都蓟城之下。但燕国底蕴深厚,都城防御必定固若金汤,要彻底攻克,恐还需两到三个月。如此算来,前后大约需八到九个月时间。
至于损失,先锋部队作为诱敌与试探,预计会有两成伤亡;中军虽为合围主力,但凭借机动性与兵力优势,伤亡或能控制在一成左右;后军主要负责后勤与攻城,在攻城器械完备的情况下,伤亡预计一成五。综合估算,我军整体伤亡或在一万二千人至一万五千人之间。”
说罢,程广神色凝重,目不转睛地看着景程,等待他的回应。
“这样啊……”
景程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程广的话一点都没错,和他的估算差不多,平心而论,这个损失他是承受得起的,不过还得把另外一点也算上,那就是周边的国家会不会坐视不理。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那是绝对不会的,景程熟知的史书上记载,齐国进攻燕国,50多天就拿下了燕国都城。
(历史上真有这回事儿,而且燕国的军民还特别的欢迎齐军,只不过齐宣王看不上那块地方,抢劫一翻就跑了。)
确实是非常的快,不过当时是燕国大乱。
齐国是捡了便宜了。
因此景程就琢磨着是不是再让燕国大乱一次,然后他就可以趁虚而入了,当然了,周边的国家也得考虑。
就战国现在这个局势,列国肯定不会做事,齐国强大,因此景程真要是把燕国全境给拿下来,他们肯定会出兵干涉。
景程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越想越深入。
他踱步到沙盘另一侧,手指轻轻点在燕国的版图上,缓缓说道:“程广,燕国如今局势,我们还需再深入剖析。你可知燕国现在的君主是何人?朝堂之上又是哪些大臣掌权?各方势力之间又有何矛盾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