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你家大哥可真是个模范工人呢。”
旁边的李嫂子也搭话了,她正用力揉搓着自家孩子那满是泥点子的裤子。
“不像我家那口子,虽说也在厂里上班,可就没你家大哥那股子认真劲儿。”
“李嫂子,你可别这么说。”赵姨赶忙摆摆手,“每家情况不一样,你家大哥也有他的长处。
咱这胡同里的男人啊,都是好样的,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出着力呢。”
“赵姨,你说得对。”张婶儿附和着,手上的动作不停,
“我就盼着咱这日子啊,越过越好。
现在虽说物资还是紧巴点,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可不是嘛。”赵姨眼神里透着憧憬,“你看现在,孩子们都能上学读书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呢。
咱就盼着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将来也为国家建设出份力。”
女人们边说边忙活着手中的衣服,肥皂在手中搓出了许多泡沫。
那些泡沫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七彩的光,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梦幻泡泡。
有的泡沫顺着水流淌到地上,汇聚成一小片白沫。
女人们偶尔停下手中的动作,把额前的头发撩到耳后。
又继续揉搓、捶打、漂洗着衣服。
院子里弥漫着肥皂的清香和女人们爽朗的谈笑声。
街边的公共汽车站台上,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
男人们大多穿着蓝色或者灰色的工作服,女人们则是素色的衬衫和深色的裤子。
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没有插队,没有拥挤。
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上印着红色的标语。
那标语在阳光的映照下,红得格外耀眼,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激情与信念。
车门打开,人们有序地上车。
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拄着一根有些磨损的拐杖,一步一步缓慢而又稳重地踏上了车。
后面的年轻人并没有因为老者的迟缓而露出丝毫的不耐烦,反而都耐心地等待着。
售票员站在车门旁,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
戴着一顶同样颜色的帽子,帽子上别着一枚小小的红色五角星。
她拿着票夹喊道:“上车的同志请买票嘞,一毛一位。”
声音清脆响亮,在这清晨的街道上回荡。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从兜里掏出一毛钱递过去,售票员接过钱,
熟练地从票夹里扯出一张车票递给他,还笑着叮嘱:“同志,拿好票嘞。”
远处的学校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清脆而有力,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那读书声像是一阵清风,吹过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早晨。
姜星星感叹,在这个世界,京都的清晨,
虽然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简单,但处处都洋溢着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不像末世,那里只有无尽的黑暗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