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走出袁逸安的营盘,林骁表面上不露声色,实则心里在回想方才所得知有关谭稹之事。
不提那个着实让人一言难尽的身世,杜聪说谭稹在三十五岁就成为了上将军,与惊才艳艳的聂无难和三十岁晋升为上将军的廖封不同,谭稹极其不喜与人交手,尤其是与同袍交手。
廖封年轻气盛时,好与人切磋精进武艺,曾偶然遇到谭稹,邀之切磋,彼时他仅是一个小小五千率,而谭稹乃右将军,之所以敢向将军挑战,一是干阳以武为乐,下向上请求切磋并不少见,二是当时的廖封已经是薛氏氏族将,且因才能出众颇得信重,胆量不可谓不大。可不论廖封是恳求还是挑衅,谭稹都不为所动,端拿一句“不欺负后辈”搪塞。于是执着的廖封就在与谭稹平级后再度邀战,谭稹仍是拒绝,这次以年纪差距为借口。之后廖封再未邀战过,仅偷偷带着亲随去看了一场谭稹与敌将的生死对决,见谭稹赢了,他说了四个字“名不副实”。
杜聪是从他义兄那里知道的此事,他义兄便是当时廖封带在身边的亲随之一。林骁会托杜聪查洪焦仁等人之事,即是晓得他的义兄弟很多,且基本都在军中,门路广。虽有人混得好有人混得差,却无一人怨怼兄弟一飞冲天不提携,盖因他们是从同一个拐子手中逃出来的孤儿,互相扶持着长大,从戎前为了避免兄弟情谊被私利耗尽,约定入军营后能走到何处全凭自己的本事,兄弟之间互帮互助唯独不包括“提携”,其他的能帮尽量帮。
言归正传,谭稹的实力在己方是个谜,在敌方那边应算凶悍,毕竟屡屡压着敌将打,连兴国大将军于归奇都曾在阵前比武时败于其手,可廖封却说他名不副实。
相较于谭稹,林骁更相信廖封,尽管她没见过廖封出手,只听过传言,但他见过右将军曹仑出手,曹仑既然在成为右将军后还心甘情愿当廖封的副将,想必极其尊崇廖封,廖封各方面之才大抵远超曹仑,尤其是武艺,而曹仑与北国猛将铜狼旗鼓相当。
她记得曾与阿塔司闲谈时,阿塔司提过铜狼,说当初寻杜之战,他们阿塔部落会派铜狼来,是因为铜狼年轻时与同样年轻的于归奇一战仅输了一招,之后只要不遇到于归奇,就没有在与兴将的单挑中输过,且十次中有七次能把兴将的脑袋留下,足见其之勇猛,正好能应对同擅单挑的廖封,结果没成想中途铜狼就与廖封的副将两败俱伤。
与铜狼狠辣地让敌将没法再睁眼相比,谭稹就太仁慈了,十次单挑能有一次斩首敌将就算好的,大多是即将取敌性命时就会惜才,进而手下留情。偏偏只有在对付兴将时谭稹会惜才,对付罗曲或北国将领,弱将谭稹直接杀,强将谭稹压根不应单挑。
据阿塔司说铜狼很不服打赢于归奇的谭稹,有一次北国攻打干阳御北关,铜狼为帅,碰到谭稹守关,各种挑衅大骂,把谭稹的祖宗拉出来骂了十八遍,谭稹就是不和他单挑,把以静制动当借口,导致守关的干阳将士士气低落,北国差点长驱直入。最后竟是于归奇没事干带兵列阵北国边境,疑似与干阳联合,或者打算趁虚而入,北国这才不得不退兵,谭稹且因祸得福有了神机妙算的赞誉。
种种迹象表明,谭稹这些战绩九成九是假的,掺杂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算计。
思量间,回到了军营。林骁直奔赵谨的营帐,在得了准许后入内,见赵谨没有在刻简或摆弄毒药,而是立于圆桌旁,拿石子木片研究阵法?
林骁好奇地瞅了一眼,看不懂一星半点,便没有勉强自己,赵谨也把这些东西收了起来,给她倒了一盏热茶。
捧着热茶,落座于桌边,林骁整个人都平和了,来时的焦躁消失不见,眉开眼笑的,见牙不见眼。
真不知她是如何让一对凌厉的剑眉变成憨厚的模样。
坐在她对面的赵谨思绪偏了一瞬,很快拽回,问她:“你如此急切,可是因为谭稹?”
“你怎么知道?”林骁惊讶,尽管晓得她老婆神机妙算,却不想妙算到这种程度,她此前可从未提过谭稹这名字。
“我让东馗愚给我送来此次参战的干阳武将之履历,其中谭稹的履历十分有趣。在他成为将军前,他所参与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与兴的战争,而且每一场都是他立了大功,不论是找到并烧毁敌军粮草,还是在将领阵亡后收拢溃兵反败为胜,堪称兵道奇才。然一旦把敌人换成北或罗曲,谭稹要么如当上将军前找借口不参战,要么如当上将军后躲不掉便极度保守‘藏拙’。
久而久之,武阳王发现此事,遂让谭稹专门对付兴国。以至于谭稹成为将军后的履历很出彩,每一场仗都是大胜,兴毫无还手之力,给了武阳王兴国孱弱的错觉,是故兵行险招出兵会鹿山,且欲让谭稹挂帅。奈何谭稹正好旧疾复发下不了地,便换了一位与当时的谭稹相似,十分有朝气敢冲锋陷阵的将军,而没有选择老成经验丰富的将军,结果自然大败。
打了败仗,亦打醒了武阳王,他对谭稹生了疑心,恰逢兴军第一次攻打寻杜,谭稹主动请缨对战兴军,武阳王遂欲借此机会试探谭稹有没有与兴人暗通款曲。
此战即是你父被逼身亡的一战,亦是谭稹摆脱嫌疑的一战。”